数量关系是行测(行政职业能力测验)中让许多考生“闻之色变”的模块,复杂计算、抽象题型、时间压力三重挑战下,不少人选择直接放弃。然而,数量关系分值占比高(通常10-15题,每题0.8-1分),且存在大量“技巧性”题目,完全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快速提分。本文总结10个实战技巧,助你突破瓶颈,轻松拿分!
技巧1:代入排除法——从选项反推答案
适用场景:题目条件复杂、直接计算耗时,或选项为具体数值时。
操作步骤:
将选项逐一代入题干,验证是否符合条件;
优先从最简条件或整数选项开始尝试。
例题:
某数加8后乘以3,再减6除以2,结果为24,求原数。
展开剩余89%选项:A.2 B.4 C.6 D.8
解析:直接解方程复杂,代入选项验证:
代入B(4):(4+8)×3=36 → 36-6=30 → 30÷2=15(不符);
代入C(6):(6+8)×3=42 → 42-6=36 → 36÷2=18(不符);
代入D(8):(8+8)×3=48 → 48-6=42 → 42÷2=21(不符);
代入A(2):(2+8)×3=30 → 30-6=24 → 24÷2=12(不符)……
修正:原题应为“结果为18”,此时D选项正确。
核心价值:避免复杂计算,尤其适合年龄问题、余数问题、多位数运算等题型。
技巧2:倍数特性法——利用整除关系快速锁定答案
适用场景:题目中出现比例、百分数、分数,或涉及“每”“平均”等表述时。
核心公式:
若A是B的m/n倍(m、n互质),则A能被m整除,B能被n整除;
若A:B=m:n,则A+B是m+n的倍数,A-B是m-n的倍数。
例题:
某班男生与女生人数比为3:4,男生比女生少8人,求全班人数。
解析:
男生比女生少1份,对应8人,故全班共7份;
全班人数为8×7=56人(无需计算具体男女生人数)。
核心价值:绕过未知数,直接通过比例关系求解。
技巧3:赋值法——化抽象为具体
适用场景:题目中变量关系复杂,但存在固定比例或总量未知时。
操作步骤:
对总量或某一变量赋具体值(通常赋最小公倍数或100);
根据比例关系推导其他变量。
例题:
某工程甲单独做需10天,乙单独做需15天,两人合作3天后,剩余工程由乙单独完成,还需几天?
解析:
赋值工程总量为30(10和15的最小公倍数);
甲效率=30/10=3,乙效率=30/15=2;
合作3天完成:(3+2)×3=15,剩余30-15=15;
乙单独完成需:15÷2=7.5天。
核心价值:避免设未知数,简化计算步骤。
技巧4:工程问题万能公式——效率×时间=总量
核心公式:
工作总量=工作效率×工作时间;
合作效率=各效率之和;
剩余工作量=总量-已完成工作量。
例题:
一项工程,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,乙队单独做30天完成。两队合作5天后,丙队加入,3天后完工。求丙队效率。
解析:
赋值总量为60(20和30的最小公倍数);
甲效率=3,乙效率=2;
合作5天完成:(3+2)×5=25,剩余60-25=35;
三队合作3天完成35,故三队效率和=35/3;
丙效率=35/3 - (3+2)=20/3。
核心价值:统一效率单位,避免混淆。
技巧5:行程问题核心公式——速度×时间=路程
核心公式:
相遇问题:路程和=速度和×相遇时间;
追及问题:路程差=速度差×追及时间;
环形跑道:同向追及(多跑一圈),反向相遇(共跑一圈)。
例题:
甲、乙两人从相距120公里的两地相向而行,甲速40km/h,乙速20km/h。一只狗与甲同时出发,以60km/h的速度往返于甲乙之间,直至两人相遇。求狗跑的总路程。
解析:
两人相遇时间=120÷(40+20)=2小时;
狗跑时间=2小时,总路程=60×2=120km。
核心价值:忽略复杂过程,直接计算关键时间。
技巧6:利润问题关键公式——利润=售价-成本
核心公式:
利润率=利润÷成本×100%;
售价=成本×(1+利润率);
折扣=售价÷标价。
例题:
某商品标价200元,打8折后仍盈利25%,求成本价。
解析:
售价=200×0.8=160元;
成本=160÷(1+25%)=128元。
核心价值:理清成本、售价、利润的转化关系。
技巧7:排列组合分类讨论——避免重复遗漏
核心原则:
排列(有序):A(n,m)=n!/(n-m)!;
组合(无序):C(n,m)=n!/[m!(n-m)!];
分类讨论时,确保每类情况互斥且覆盖所有可能。
例题:
从3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选2人参加活动,要求至少1名女生,有多少种选法?
解析:
方法1:直接法(1女1男+2女)= C(2,1)×C(3,1)+C(2,2)=6+1=7种;
方法2:间接法(总选法-全男生)= C(5,2)-C(3,2)=10-3=7种。
核心价值:灵活选择方法,简化计算。
技巧8:概率问题反向思维——用1减去对立事件概率
核心公式:
P(A)=1 - P(非A)。
例题:
掷一枚骰子,至少出现一次6点的概率是多少?(掷3次)
解析:
每次不出现6的概率=5/6;
三次都不出现6的概率=(5/6)³;
至少出现一次6的概率=1-(5/6)³≈42.1%。
核心价值:避免复杂枚举,快速求解。
技巧9:容斥原理——避免重复计算
核心公式:
两集合:|A∪B|=|A|+|B|-|A∩B|;
三集合:|A∪B∪C|=|A|+|B|+|C|-|A∩B|-|A∩C|-|B∩C|+|A∩B∩C|。
例题:
某班50人,25人喜欢篮球,30人喜欢足球,10人两者都喜欢,求不喜欢任何一项的人数。
解析:
喜欢至少一项的人数=25+30-10=45;
不喜欢任何一项的人数=50-45=5人。
核心价值:精准计算重叠部分,避免多减少加。
技巧10:极端情况法——快速排除干扰选项
适用场景:题目涉及“最多”“最少”“最大差异”等表述时。
操作步骤:
构造满足条件的极端情况(如最大值、最小值);
根据极端值排除不符合的选项。
例题:
5个不同整数,平均数为10,中位数为9,求最大数的最大值。
解析:
为使最大数尽可能大,其余数尽可能小;
设数列从小到大为a,b,9,c,d;
最小a=1, b=2(不同整数),c=10(因平均数为10,且c>9);
故d=5×10-(1+2+9+10)=28。
核心价值:通过极端假设简化问题,快速定位答案。
结语:技巧为舟,练习为桨
数量关系的提分关键在于:识别题型特征→匹配对应技巧→限时训练巩固。建议每日练习20-30题,重点攻克前6个高频技巧(代入排除、倍数特性、赋值法、工程/行程/利润问题),剩余技巧作为补充。记住:数量关系不是考数学天赋,而是考对题型规律的敏感度。掌握这10个技巧,你也能在考场上从容应对,轻松拿分!
发布于:山东省线上配资官网,恒顺证券,融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