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是光明正大的“作弊”。
咱们总觉得“努力就得硬碰硬”,但自从尝试过“作弊”后,我才明白:真正的聪明人,都在偷偷用“不公平竞争”赢过别人。
为什么很多人都在说“做人不能太死板”,并不是说死板是一件坏事,而是说死板要有尺度。
正所谓,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。
做人也是,太过死板,你就无法用成长型思维来创造自己的人生。
01
世界只认“你最好的那一次”,允许你反复试错。
很早之前看过一篇文章,里面有段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:“这个世界是以你做的最成功的那一次来评价你的。”
你做一件事,无论过程中如何丢脸,失败了多少次都不要紧。
这个世界是以你做最好的那次,来评价和奖励你的。
像我认识的一位大哥,他就和我说过类似的经历,他说他早年看到和他同龄的李想、戴志康等80后创业成功,一度特别焦虑。
展开剩余81%他觉得自己同龄人都已经站在山顶,而自己还在山脚,觉得自己很失败。
但后来他想通了:人生不是百米冲刺,而是攀岩。
哪怕你50岁才登上最高峰,别人记住的也只是你站在山顶的样子。
这一点我认为对于想通过互联网赚钱的人来说,太重要了:
你拍10条视频,9条没人看,但第10条爆了,别人就会说“你很会做内容”;
你写100篇文章,99篇没水花,但第100篇成了爆款,别人就会说“你很会写”;
你试10个小项目,9个亏了,但第10个成了,别人就会说“你很会赚钱”。
别被“必须一次做好”绑架。
我认识个博主,做小红书模板销售的,前5款都卖不动,第6款把“考研时间表”改成“考研倒计时日历”,加了个动态倒计时功能,突然就爆了,现在月入稳定过万。
普通人的机会,往往藏在“允许自己搞砸”里。
你可以反复拍、反复写、反复改,直到拿出那个“最好的版本”——世界会为这一次买单。
02
提前准备到“过剩”,是最硬核的“作弊”。
前段时间出差,去拜访了一位对我帮助很大的老大哥,拜访的过程中,大哥给我分享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,听完之后我直呼“原来还能这么玩”。
10年前,他被邀请去了一个几百人的大会做分享,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准备:
他一开始先找朋友吃饭,然后假装“闲聊”分享主题,偷偷记下来大家的疑问和反馈。
之后又去车库咖啡开小会,给10多个人做小型分享,收集现场反应;每周搞一次线下小沙龙,几十人规模,反复打磨内容框架。
等到正式上台那天,他连PPT都没带,纯靠嘴讲了2小时,结果成了全场最受欢迎的分享者。
别人用2小时准备,你用2个月深耕,这就是“作弊”。
其实现在想来,以前我搞副业的时候,我也用过这招:
前几年做“自媒体选题模板”的时候,我没有选择直接上架销售,而是先在3个社群里免费分享,让大家挑错。
有人说“分类太乱”,我就重新按“副业类型”分栏;有人说“缺案例”,我就加了 10个爆款选题拆解。
改到第5版才正式卖,结果上线3天就卖了100多份。
所谓“天赋”,很多时候是“笨功夫的过剩准备”。
你比别人多准备10倍,呈现出来的效果就会好100倍。
03
不打“公平仗”,专挑“软柿子”捏。
我听过最狠的一个观点就是:“我现在基本不做公平决斗,如果是零和博弈,我不玩。”
按照我的理解就是:“真正的高手,都是自己选战场。谁弱我打谁,谁好欺负我跟谁比。”
这简直是给普通人量身定做的“作弊”指南。
咱们总想着“跟头部抢市场”,但其实:
别人在做“通用简历模板”,你就做“应届生专用简历模板”;
别人在卖“减肥食谱”,你就卖“30岁+抗衰减肥食谱”;
别人在教“短视频运营”,你就教“宝妈如何用15分钟拍带货视频”。
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,讲的是一个小姑娘靠“宠物殡葬文书模板”月入3万。
这个领域够小众吧?
但正因为没人做,她稍微花点心思做了“宠物告别信模板”“寄存协议模板”,就成了细分领域的头部。
赚钱的关键,不是你多厉害,是你能不能找到“对手少、需求稳”的缝隙市场。
就像有句话所说的:“别想着公平竞争,要让自己处于‘降维打击’的位置。”
最后我想说:“作弊”的本质是“反内耗”。
所谓“作弊”,不是让你去走歪路。
而是让你明白:别被“必须努力到感动自己”绑架,别用“公平竞争”框死自己,别因为“暂时没做好”否定自己。
普通人的逆袭,往往从“换个思路”开始:
允许自己反复试错,直到拿出最好的作品;
花笨功夫做过剩准备,让自己看起来“毫不费力”;
专挑容易赢的战场,用最小成本拿到结果。
这个世界永远给那些懂得‘巧劲’的人留着机会。
明天开始,试着用“作弊思维”做一件小事——比如把你之前没做好的副业项目,换个细分方向再试一次。
毕竟,能少走弯路,谁愿意硬扛呢?
发布于:浙江省线上配资官网,恒顺证券,融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