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
9月8日,商务部、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《202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》(以下简称《公报》),全面反映了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。《公报》显示,2024年,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(以下简称“流量”)1922亿美元,比2023年增长8.4%,占全球份额的11.9%,较2023年提升0.5个百分点,连续13年列全球前三,连续9年占全球份额超过一成。2024年末,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(以下简称“存量”)3.14万亿美元,连续八年排名全球前三。
【观数】
【读数】
中国对外投资逆势上扬
2024年,世界经济在温和复苏中保持韧性,通胀有所缓和,贸易出现回暖。与此同时,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,保护主义倾向依然明显,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刻调整。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,我国不断完善对外投资服务管理体系,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,推进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。
商务部、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8日联合发布的《202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》(以下简称《公报》)显示,2024年,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922亿美元,比2023年增长8.4%,占全球份额的11.9%,较2023年提升0.5个百分点,连续13年列全球前三,连续9年占全球份额超过一成。2024年末,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3.14万亿美元,连续八年排名全球前三。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整体趋缓、发展中经济体投资甚至出现下滑的背景下,中国对外投资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活力。
在流量稳健增长的同时,中国对外投资的结构优化趋势愈发显著,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日益凸显。一方面,投资领域持续多元化,覆盖了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门类。其中,流向制造业的投资额达375.4亿美元,同比大幅增长37.3%,占2024年流量总额的19.5%;流向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同比增长205.5%,达到69.7亿美元,显示出中国企业在高技术领域加速全球布局的雄心。另一方面,对外投资并购活动在经历一段时期的调整后继续回升,2024年交易总额达256.9亿美元,同比增长24.9%。值得关注的是,其中近六成的并购资金流向了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,秘鲁、印度尼西亚等国成为重要目的地,凸显了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在深化国际投资合作中的关键作用。
在区域分布上,亚洲地区作为中国对外投资的核心区域地位稳固,2024年吸纳了中国近八成的投资流量,总额达1536.7亿美元,同比增长8.5%。其中,对东盟的投资表现尤为突出,增长36.8%至343.6亿美元,反映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正在深度融合。与此同时,中国对拉丁美洲、欧洲和大洋洲的投资也分别实现了15.4%、25.3%和113.7%的显著增长,投资布局更趋均衡。聚焦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,2024年,中国企业对其直接投资流量达509.9亿美元,同比增长22.9%,占中国对外投资总流量的26.5%,成为推动全球南方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中国对外投资的蓬勃发展,不仅体现在流量上,其长期积累的存量规模同样令人瞩目。截至2024年末,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攀升至3.14万亿美元,较2023年末增加1845.3亿美元。这一规模是2002年末存量的105倍,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存量的份额从2002年的0.4%大幅跃升至7.2%,全球排名由第25位跃升至第3位,仅次于美国和荷兰。遍布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.2万家境外企业,特别是其中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设立的1.9万家企业,构成了中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网络。
尤为重要的是,中国对外投资并非单向输出,其对国内经济的“反哺效应”日益显著,形成了内外联动的良性循环。2024年,中国对外投资直接带动货物出口2110亿美元,同比增长13%,占同期中国货物出口总值的5.9%;同时带动进口712亿美元,占同期进口总值的2.8%。此外,中国境外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高达36261亿美元,同比增长3.8%。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,对外投资有效拉动了国内相关产品的出口,促进了资源、技术和市场的全球整合,为国内产业升级、稳定外贸基本盘和保障关键资源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撑,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环。
总体来看,2024年,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逆势上扬,量质齐升。其结构的持续优化、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深耕以及对国内经济的显著带动作用,共同勾勒出中国资本全球化布局的新图景。这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开放决心,也为促进全球投资复苏、深化国际合作、实现共同发展贡献了不可或缺的中国力量。随着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对外投资将继续扮演连接中国与世界、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桥梁角色。
来源:中国经济时报-中国经济新闻网 作者:胡畔
线上配资官网,恒顺证券,融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